公司专注种质创新和数字农业产业生态建设。2005年成立了建立乌牛十八城花木科技研发基地,开发150多亩南方红豆杉,2006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104国道瓯北中村段精品园,生产产楠溪江乡土树种200余种;2008年成立浙江原野园林植物科技研发中心;2009年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了浙江省农业产业化综合经营项目即《楠溪江高薪珍稀植物1000万株栽培基地扩建项目》,建成智能化温室等设施5000平方米,年可培育花木达1000万株;2014年3月,成立浙江原野园林植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同年11月,成立温州原野抗盐碱植物研究有限公司,2016年2月,荣获“2015年度农业产业发展先进集体”称号,12月创建温州院士专家工作站,2017年10月,被评定为温州市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单位”,11月,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12月,第一次获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于2020年12月获省科技厅立项创建“原野园林植物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2023年创建完成;2020年12月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参与组织“长三角现代种业技术创新产教联盟”;2021年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联合共建“温州市资源植物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7月与浙江农科院、永嘉县联合成立“浙江省农科院永嘉技术转移中心”,8月与杭电签订数字农业研发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杭电-浙江原野数字农业研发中心”;2022年开始筹建原野5G智慧温室,2023年12月完成建设;2024年5月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联合共建 “国家林草局沿海特色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部门组织结构逐步完善,技术人员不断充实,拥有专兼职科研人员数百人,其中包括中高级专业技术人78名。
原野园林植物研究院是原野公司所属科技研发和技术支撑部门,与公司同轨运行。研究院目标以种质研发、植物应用、植物数字化管护等为研究方向,立足浙南、面向全省、放眼全国,构建“资源收集—种质创新—高效繁育—技术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示范与推广”的技术研发体系,打造浙南农林植物“开发—应用—管护”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成支撑浙南特色农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农林业种质“芯片”,为推动农业种质产业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研究院已建成组培实验室200平方米、原野植物工厂400多平方米、原野5G智慧温室6000多平方米、四时智慧田园8000多平方米,及原野植物科技研发中心、数字农业云平台,构建了一套研发、组培、育苗、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研发平台。
为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组织科技攻关,研究院先后与浙农林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省亚作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包括“杭电-浙江原野数字农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10余个科研平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推动公司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研究院在建设期间开展浙南农林植物研发项目2项、浙南农林植物应用技术研究项目5项、浙南农林植物数字化管护技术研究项目5项,其中省级项目9项。目前累计自主研发了8项专利发明技术和37项实用新型技术,软件著作1项,参与制定或修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6项,成功获批3件温州市级工法,2件省级工法,独立或联合发表论文10余篇,联合获得林木良种6个。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多个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了200余种种质资源,包括36种三角梅种质资源,26种山茶种质资源,30种石斛种质资源,35种白及种质资源,8种麦冬种质资源,9个灌木、海岛花卉品种,筛选了40种适合滨海盐碱地的耐盐碱优良植物等等,为后续的良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d/file/20240717/4c9496921b1bcd7985c653664eaa7af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