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金温州“冒险”(原载南方周末)

2014-07-31

温州永嘉园林工程公司的李星涛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种的树可以变成现钞。和他周围企业家完成原始积累方式不同的是,充满探险精神的李星涛选择了一种新的积累资金的方式——绿色碳基金。

去年11月,由温州林业局牵头,包括李星涛的公司在内的5家企业捐资成立了温州“林业碳汇”项目。这个听起来有几分玄乎的项目,说白了就是通过企业的自愿捐资造林行为,帮助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并提前储存“碳信用”。

了解气候变化的人都知道,相较减排,“碳汇”是另一种减少温室气体的途径。减排针对的是排放源头,而“碳汇”则是通过造林等项目,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目前,许多国家开始借助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中的林业碳汇项目来完成减排承诺。由于京都议定书机制和自愿碳交易市场的存在,碳汇市场本身具备着可观的市场前景。

敏锐的商业嗅觉让李星涛相信,“林业碳汇”绝对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能有一天,‘碳汇’就会像石油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我们躺在那里就有钱赚了。”李星涛不无憧憬地说。

正是基于这种书生式的考虑,当温州林业局局长徐顺东找到李星涛时,两人一拍即合。李星涛允诺捐资50万元,这一数目,相当于他经营的园林工程企业一年的营业收入。

在温州永嘉县,李星涛为当地建造了大约七百多亩的生态公益林。

这是李星涛的第一步计划。按照项目标准,面积达到2000亩才可立项申报。毕竟李星涛这样的私营企业主财力有限,不过,第二期造林计划的后续资金已经顺利到位,徐顺东这位绿色碳基金倡导者总算松了口气。

按照温州市的计划,温州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发动企业、组织、团体捐资加入温州绿色碳基金项目,力争每年捐资额达到1000万元。

在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及中国绿化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中国绿色碳基金”中,温州项目是继大连和北京之后的第三个地方项目。

2007年成立的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先期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捐赠3亿元,用于开展以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目的的造林、森林经营及能源林基地建设等活动。

两年过去了,绿色碳基金如今最大的买家仍然是其发起方之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碳基金发展最大的困难来自企业的参与度不高,还需要加强推广和宣传。”

中国企业界对碳交易规则的无知与误解导致中国绿色碳基金发展起步不易。

像李星涛这样的先导者,他所获得的最主要收益是“获得经林业主管部门计量、核查、登记的碳汇量”,对于企业而言,其经济意义远大于李星涛挂在办公室墙壁上的那块捐资“荣誉证书”。

然而,查看李星涛的企业在“中国碳汇网”上的碳汇账户,目前的数字仍然为零。林业碳汇项目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碳检查、碳汇计量和检测方法,企业获得碳信用的第一步,首先依赖于一个计量标准的建立,但目前这一标准尚未建立。

据了解,大连项目自成立近一年来,企业及个人追加的碳基金捐款只有1万余元;山西当地的煤炭开采企业虽然捐资较多,但造林项目迟迟未能开展。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林业碳汇”的概念还相当陌生。当绿色碳基金的工作人员上门游说,有的企业甚至不解地说,“植树造林的钱我交过了呀,怎么又来收?”

徐顺东也很无奈,他登门到电力等国有企业大户游说之时,吃到的多是“闭门羹”。

事实上,借鉴国际碳基金模式运作的绿色碳基金,与之前公益性造林基金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未来参与碳汇“自愿交易市场”的平台。

在一个有利可图的前景面前,人们甚至更加极端地将此认为是碳汇炒作。这种概念的爆炒让碳基金的开展举步维艰。

今年年初,曾有深圳学者向汪洋书记写信,直道“广州应该建立国际碳汇交易中心”,理由是中国的CDM项目交易价格很低,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差。

但其实这样的提议并不合理。在CDM机制下,林业碳汇项目不仅存在着操作的复杂性和严格性等高交易成本的问题,就碳交易自身而言,也需要获得发改委气候办的行政许可。

现在,徐顺东仍然在不断游说企业接受绿色碳基金这一新事物。“温州经济发达,像李星涛这样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企业家一定很多。”对于绿色碳基金。徐顺东也有着更长远的考虑。“碳货币”一直挂在徐顺东嘴边,他经常对李星涛和其他企业说的一句话是:只有拥有自己的“碳货币”,中国才不会被《京都议定书》牵着鼻子走。

究竟什么是“碳货币”,徐顺东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于“碳货币”交易利润前景的憧憬。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徐顺东认为温州应该走得更快些。

碳交易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早已经驱动了国内外商业力量的介入。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建立。外国投资机构也闻风而动。此前,爱尔兰碳银行有限公司就与中信集团宣布,将共同搭建一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在中国开展业务。

目前,由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无需为碳排放设定上限,然而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经在不同场合强调,允许“在一定的、有条件的区域内开展碳交易”。

虽然尚无一家机构打出“碳交易”的牌子,但这些机构负责人的公开露面,言必提“碳交易”。在政策法规配套未到位的情况下,这些机构都选择了“伺机而动”,以便机会成熟之时抢占先机。

作为目前国内惟一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碳基金,绿色碳基金也已具碳汇交易市场的雏形。

根据绿色碳基金下一步的发展构想,在国家配套政策成熟之时,企业所获得的部分碳汇就有可能成为商业性项目,通过绿色碳基金进入市场。届时,绿色碳基金将依照国际碳基金的操作模式,例如组建基金公司来进行管理。

由于造林土地有限,林业碳汇也因此非常有限,相比较经济成本高昂的工业减排,林业碳汇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最佳获益渠道。

目前,围绕碳汇计量和监测方法问题,中国绿色碳基金已经邀请了曾经制定了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的专家张小全,在CDM碳汇项目机制基础上组织团队研究编制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

CDM对于碳汇项目的要求非常严格。由张小全主持的“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注册并实施的CDM造林再造林项目。

在《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基础上,徐顺东也希望能够尽快出台符合温州林业发展实际的碳汇计量标准。受温州林业局委托,浙江林学院已经开始着手帮助设计“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估计最早于今年年底完成。

面对标准制定,专家对于标准制定的第三方认证提出了担忧。“目前,国内还没有具备资质的针对林业碳汇项目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张小全对南方周末的记者说。国内针对林业碳汇项目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刚刚起步,还需营造环境促进发展。

对于“襁褓期”的绿色碳基金来说,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同上海股市最早的买家一样,总要有人先冒这个险。”李星涛说。

返回